所以张玉兴想要调动赵祯的这几十万贯钱,第一给赵祯的不可能全是铜钱,市面上也根本找不到这么多的铜钱,所以就要按市价折成其他物资,比如粮食,布帛,茶叶等价格稳定,非常容易换成钱的东西,或者在古代来说,这些东西在很多时候就是当钱在流通的。第二就是要统筹调动这些物资的交通工具和人力畜力,比如想要把南方的物资运到京城,这也是不小的花费了,可以说来这么一次行动,张玉兴的额外花费就需要数以万贯。
这样算下来,赵祯反而觉得张玉兴的统筹能力非常不一般了,要知道张玉兴可没有那么多的官吏和免费的民夫来干活,只能是高价从市场上面雇佣。
“太好了!这样就可以让修路的厢军先开始干活了,反正他们的钱粮也不是一下子就发足了,都是根据时间慢慢配给,只要不怎么拖欠就行了。”赵祯一拍大腿高兴起来。古代筹集物资慢,干活的进度也不可能快起来,修路可是个巨大的吞金怪兽,所需要的物资都是天文数字,不可能短时间一下子供给到位,也都是细水长流的慢慢到位,只要能配合好进度就行了。
“咦?等等,不对啊,去年天旱,盐田务的收入可是大大增加,怎么才转过年来,三司就没钱了?竟然还需要从官家的内藏库中调钱粮?三司那么多的钱都花到哪去了?”张玉兴猛然感觉有些不对,去年的大旱让盐田务的收入翻了几倍,三司应该比往年非常有钱才对。怎么听赵祯的意思,就算是没有江南两路的疫情,三司也没有剩下来多少节余,没听说朝中有什么大动静啊?如果有需要花费几十万贯的大动作,自己不可能没有收到一点风声,唯一一个有可能的修路,这不是还没有开始就因为没钱暂停了吗?
赵祯一想也反应过来,三司的钱财支出主要就是那几项,军费是最大的大头,然后是官员俸禄,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就是那个屈辱的岁币了,剩下还有什么?皇室支出?那个主要是走的内藏库,农田水利支出,去年海南路倒是有,大头都是地方筹集,三司只是出一些优惠政策,钱粮补贴也不可能补贴多少。
所以总结起来等于说是支出和往年差别不大,可是收入却多了不少,应该有不少的节余才对,拿来应付江南两路的疫情应该没问题。结果现在实际情况是三司没钱,应付疫情的钱粮是从赵祯的内藏库中出的,这就有问题了。
赵祯刚才还在厚着脸皮给张玉兴哭穷,现在想到可能有人偷偷动了他的小钱钱,而且还是几十万贯的巨大数目,虽然从张玉兴这里又知道自己多了近百万的财富,可是一想到马上就要花到修路上面去,当时就气愤的说道:“哼!这些贪官污吏,竟然敢在这种紧要关头,贪墨如此数量的财物!看来是有些人以为朕太软弱,不能拿他们怎么样了是吧,朕一会儿就着令严查此事,定要找出几个好好惩办。”
其实张玉兴并不看好赵祯想要严查贪污的结果,说白了能做出这么大手笔的,参与的人只怕不少,估计从上到下每一个重要位置都已经被联合到一起了,所有的蛛丝马迹恐怕都已经被收拾的干干净净。最重要的就是,前去查案的官员,干的是审计的工作,却没有审计的专业知识,如果没有特别的手段,面对那些专业老油条们做出来的假账,估计拿着放大镜都找不出什么毛病。
“张卿,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避免这种现状?你们那时候是怎么做的?”赵祯有些希冀的看着张玉兴,他现在有些迷信张玉兴无所不能了。
“难啊,不管是哪个国家,哪个时代,反腐反贪都是一个让人头痛的麻烦,我们那时也不可能避免有这种事情发生,不过如果有相对较强的监管机制时,这样贪腐官吏会增加很大的难度,情况会大大改善。其实我个人认为大宋的监管机制冠绝历朝历代王朝,只不过……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