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英听说丈夫回来了,也连忙赶过来,她支持丈夫涉险营救义父。
秀英的父亲马公,是宿州的富户,母亲郑氏生下女儿后不久去世。马公寡言少语,但一诺千金,他喜欢结交朋友,乐善好施,家中的财产逐渐散尽。马公嫉恶如仇,性情刚直,路见不平,便拔刀相助,可能性情比较急躁,后来惹上人命官司,逃到定远,把幼女托付给好友郭子兴。
郭子兴虽然把秀英视若己出,从来不在日常吃穿上让秀英受委屈,但是被郭子兴收养时,秀英已经十一二岁,已经开始懂事,何况她自幼聪慧,越聪明,越敏感,难免时而会有寄人篱下之感,她想嫁给一个正直、善良的人,一起踏踏实实过日子,生儿育女,有个自己的家。在她看来,那个挺身而出救自己,不怕得罪郭天叙的朱重八就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。
养育之恩,秀英始终铭记在心,“重八,一定要救出义父”,秀英对丈夫说道。
“放心吧”,朱元璋坚定地答道。
商量妥当之后,次日天刚蒙蒙亮,朱元璋便陪着小张夫人、郭天叙、郭天爵去向彭大求救。
“岂有此理!有我在这儿,谁敢害你父亲?”彭大火冒三丈,立即带兵包围了孙德崖家。
朱元璋全副武装,带着众人爬上屋顶,揭开瓦片,跳进屋内,在院子里四处寻找郭子兴,最后终于在一个暗窖里找到。
“义父,元璋来了”,朱元璋高兴地低声喊道。
郭子兴浑身是伤,脚上系着镣铐,看见朱元璋,感动得落泪,“元璋”。
众人连忙打开镣铐,朱元璋把郭子兴背回家治伤。
几天后,元军派贾鲁率兵将濠州城围了个水泄不通,他和彻里不花不同,彻里不花压根儿没想和起义军真刀真枪地打,而贾鲁刚被脱脱提升为中书省左丞,他对濠州城势在必得。
大敌当前,濠州城内的起义军暂时停止内讧,齐心协力对抗元军,幸亏城内粮食充足,他们凭借坚固的城墙,拼死坚守。
不知道何时才能击退元军,秀英担心储存的粮食吃不了多长时间,每天只吃很少的饭,尽量让丈夫吃饱。朱元璋全力抵抗元军,对妻子的行为起初并未发觉,直到有一天秀英饿晕了,他才发现,心疼不已。
起义军的兵力处于劣势,被困在城内,朱元璋也不清楚何时才能突围,只能慢慢想办法,或者期待奇迹。
元至正十三年(公元1353年)五月,贾鲁担心围攻太久,影响士气,决定拼尽全力,攻下濠州城,于是亲自督战:“今天攻进城去,再吃饭”。
一时间金鼓齐鸣,元军汹涌而来,拼命攻城,眼看城内起义军快要抵挡不住,可是贾鲁突然头晕,从马上掉下来。
怎么回事,真的有奇迹发生?
朱元璋没有多想,立即带领汤和、花云等人冲出,在起义军的疯狂攻击下,失去主帅的元军惊溃四散。
又熬过了一劫,朱元璋突然感到特别累,不过他得赶紧回家,告诉秀英这个好消息:她可以放心大胆地吃饭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