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到了云鹤书院,若能得到名士大儒举荐,就能直接跳过科举,入朝为官,仕途之路,身为云鹤书院学子,得到同门扶持,平步青云飞黄鹏达也就并非痴人说梦。”
谢傅听完心中暗忖:“原来兄长想的这么多,想的这么远。”嘴上说道:“兄长的雄心壮志让弟惭愧,只是愚弟还是要劝兄一句,兄之心性急躁,追名逐利,可是落了下乘,事倍功半啊!读书贵在静心致志,心阔纳学!”
谢傅是真心希望堂兄在学业上有更多成就,所以才有此劝言,奈何谢礼此刻哪里听得进去半句,立即不悦道:“我在教训你,你反倒教训起我来!你还是多管管自己的言行举止吧,省的让为兄远在书院,还整天操心你学坏!”
就在这时管家金伯走了进来,“少爷,郑公子来了。”
谢礼愣了一下,喃喃自语一句:“郑蕴武怎么来了?”匆匆走了出去。
谢礼还未走到大厅,就看见郑蕴武朝他走了过来,“格致啊,你可知道谁来了?”
谢礼好奇问道:“谁来了?”
“名儒杜川昨日就来了,现在正在书院开课,向书院学子传授儒学诗歌。”
谢礼闻言讶道:“这么快就到了!”
去云鹤书院只有一个名额,谢礼却有两个强劲的竞争对手,虽然两人都是佼佼者,亦是出身望门,若仅限才学,谢礼自认是当仁不让的第一人。
只是仲明先生暗中明示,若非才学超人,名气在外,三人在伯仲之间,考核之人更多是会凭借个人喜好来选择。
仲明先生还向他透露,此次负责淮南道考核的是大名士杜川,字少川,号畅游,人称畅游居士。
人各有所好,有人好酒,有人好画好字,杜川最喜逛青楼,一般来说是个文人名士都喜欢逛青楼,却极少有人似杜川一般嗜爱若狂,杜川曾作《游仙阁》,描写的就是朱门青楼之内,仙阁落人间之妙景。
谢礼平生最不擅长的就是青楼之道,非他不喜绝色才伶,哪个血气方刚的男儿不喜此道,就是名士大儒也大多脱不了这个俗,乃因这青楼门槛太高了。
青楼青漆粉饰的豪华楼宇散发出来就是一个大大的“官”字,里面的名伶领的可是朝廷的俸禄,设立之初属于官方文娱机构,是为朝廷官员服务的,出席一些官家正式活动,如节日欢庆,大型庆典,官员饯行接风,平常人家是接触不到,也邀请不来的。
规则是死的,人是活的,后来随着文人雅士、达官贵人对青楼趋之如骛,才渐渐放开,不再那么死板,只要有钱有势有人脉,总有办法去接触到这些青楼名伶,这就是所谓的潜规则。
渐渐的,青楼成了朝廷财政一项重要收入,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,默认许可,没有加以严格规范。
谢礼有自知之明,凭他一个家道中落的望族子弟,进这青楼门在大厅里吃一杯用青白釉茶臼盛的生茶,吃顿饭听个小曲什么的,难度不太,如果要见这个名伶大家,可就要大费周章了。